八月底的中国北方,秋天的脚步已经悄然走近,草木渐次地披上了金黄的外衣。而远在万里之外的赞比亚,却依然草木葳蕤,五颜六色的花草摇曳在微风中,争奇斗艳。
当地时间8月20日下午1点40分,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中国有色矿业有限公司所属中色非洲矿业有限公司在赞比亚投资的谦比希铜矿东南矿体主井井架一次性安装到位,“擎天柱”下的中赞员工一片欢呼雀跃。东南矿体项目总投资8.3亿美元,年采选矿石330万吨。这次安装的主井井架由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沈阳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简称沈阳设计院)设计,井架总高59米、总重608吨。此次安装采用的双桅杆起吊井架安装方案,凝结了业主、承建单位和沈阳设计院的智慧,开创了非洲矿建历史上的井架安装先河,也定格了沈阳设计院“走出去”的精彩片断。
求木之长者必因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2017年8月,中国有色集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喜迎党的十九大”采访组,走进沈阳设计院位于沈阳和平区的那幢闹中取静的办公楼,描摹重现该院海外发展的“路线图”。乘着顺风 就该扯篷
拼搏栉风沐雨,责任薪火相传。沈阳设计院始建于1953年,属于国家高新技术型企业,以冶金行业矿山的采选、冶炼、加工设计以及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及咨询业务为主业,拥有冶金行业甲级设计资质,有色冶金甲级咨询资质,建筑行业甲级设计资质以及市政公用工程(热力)乙级资质,建筑、火电丙级咨询资质,压力管道设计资质。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几代沈阳设计院人前赴后继,按照“科技兴院、人才强院、兴院报国”的发展理念,拼搏进取、久久为功,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有色冶金系统的骨干设计单位。
据沈阳设计院院长李云军介绍,目前该院的国内工程设计以东北三省为中心,辐射内蒙古、云南、青海、天津、山东等20多个省市,云冶集团甲乌拉项目、中钢集团钼矿项目、敖仑花矿业扩建项目、盛屯矿业银鑫矿业项目等均获得业主方高度认可。国外工程设计遍布赞比亚、刚果(金)、蒙古、孟加拉、泰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自身在海外采选冶设计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出色地完成了蒙古国图木尔廷敖包锌矿、赞比亚谦比希铜矿东南矿区、刚果(金)利卡希湿法炼铜项目等重大海外工程设计任务”。李云军的话语中透露着自豪。目前,沈阳设计院已经累计完成国内外矿山、冶炼、发电、民用等方面的工程设计200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以上优秀工程设计咨询奖项50余项,成为有色冶金设计领域的生力军。
塞万提斯说:“乘着顺风,就该扯篷。”沈阳设计院能形成如今的发展新格局、开启发展新征程,与他们2008年4月加入中国有色集团后充分依托集团的品牌和平台效应密不可分。近年来,该院紧跟中国有色集团“走出去”的步伐,在海外积极开拓市场,为中国有色集团及其出资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在此过程中,沈阳设计院借风起舞,也实现了华丽的蝶变,由传统型设计公司逐步转型为拥有多项甲级资质的国家高新技术型企业。
“中国有色集团交给我们的任何一个项目,我们都全力以赴,力争做成精品、成就经典。”沈阳设计院副院长金明水的话语中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遥远的非洲大陆,风光秀美,资源丰富。作为中国有色行业“走出去”的一面旗帜,中国有色集团在非洲赞比亚、刚果(金)等国建立了资源基地,开启了“走出去”的大门,实现了开发资源、奉献社会的拳拳初心。项目未启,设计先行,以工程设计和技术服务见长的沈阳设计院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探路先锋”的职责。
赞比亚谦比希铜矿由中国有色集团投资建设,该矿是我国在境外建成的第一座有色金属矿山,被称为“中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沈阳设计院承担了谦比希铜矿的后续矿山—东南矿区建设的前期研究和开发设计,这里的一草一木见证了该院技术团队的辛勤付出。针对矿体埋藏深、勘探难度大、投入高的特点,他们仔细衡量中赞两国的长远利益,完整论证了项目的重大意义,创新性地提出了探建结合的开采方案。
有创新必有质疑,有难题必有攻坚。从设想的提出,到几十次的反复论证,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采矿工艺如何优化、采选尾充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如何有效结合、“三废”能否继续减排?东南矿区的简易工棚中,灯光彻夜不息,“壁后注浆通过含水层”、“分条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一项项有针对性的开采方案、一张张凝聚着心血的图纸从这里走向项目现场。在东南矿区的设计方案中,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元素得以充分体现,在矿山提升、运输、通风、给排水等主要工艺环节上,沈阳设计院全部采用了自动化技术,特别是在矿石采运上,运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铲运机运矿技术,这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矿山开采中首次设计运用。采访当天,在介绍东南矿区项目时,李云军拿出手机让我们看了几张前方同志发来的照片,他说:“待东南矿区投产之后,将实现遥视、遥测、遥控和遥调,自动化水平在国内外同类矿山中处于先进水平,劳动生产率比传统矿山提升5倍,必将成为中国有色集团和赞比亚矿业创新创效的典范和标杆”。
2009年,沈阳设计院承揽了中国有色集团投资的赞比亚谦比希湿法冶炼公司1000t/d选矿厂的设计任务。针对矿石特征,沈阳设计院提出了“浮选+湿法”的工艺路线,使硫化矿和氧化矿都得以充分有效回收。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技术团队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现场条件复杂等重重困难,完成了初步设计和全部施工图的设计,确保了2010年9月15日开工建设、2011年5月15日成功试车。目前该项目运行平稳可靠,达到了预期目的和要求。2013年,该设计项目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颁发的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带着赞比亚项目的成功经验,沈阳设计院相继又承担了刚果(金)利卡西湿法炼铜项目、刚果(金)潘达尾矿资源综合回收项目、马本德矿业湿法炼铜项目等设计工程。在刚果(金)利卡西10000t/a湿法炼铜项目设计中,沈阳设计院以高质量、超进度的状态圆满地完成了施工图设计任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的废水全部循环利用,树立了中资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发展没有休止符,奋斗永远在路上。在赞比亚大地的骄阳炙烤下,在刚果(金)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在蒙古高原冰冻三尺的极寒天气里,沈阳设计院为中国有色集团筑就“一带一路”的丰碑注入了新鲜的中国设计元素,这一座座堪称典范的精品工程记载着沈阳设计院的不俗业绩。
慷慨掷身 锻造赤诚
品位是矿业术语,指的是矿物金属量在矿石中所占的百分比。矿石品位越高,矿山的开发就越有价值可挖。面对记者的提问,李云军从沈阳设计院的实际出发,对品位进行了独特的解读:“人才队伍就是有色冶金设计单位的品位、档次和灵魂所在。在长期艰苦的海外征程中,沈阳设计院锻造了一支不畏艰险、能征善战、精益求精的技术团队。”
沈阳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土建室主任韩明曾数次赴赞比亚协助处理现场问题。非洲的阳光非常毒辣,在户外作业只要两个小时就能晒伤,皮肤不断脱皮;与国内联系只能靠QQ,网络时有时无;蚊虫肆虐,每天早上都能扫出一堆飞虫。有一天晚上,韩明的蚊帐里爬进来一只甲虫,在他手上咬了三个小口,以后他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把蚊帐里里外外检查一遍。在刚果(金)工作期间,正逢当地社会动乱,一入刚果(金)境内,韩明他们看到军警带着枪在路上巡逻,心里十分紧张。刚果(金)的自然环境更为恶劣,二百多公里的路程开车需要整整一天。“那天刚到现场,项目部的同志给我们每人煮了一碗面条,太香了,就算是给我们接风了……我们住在工地附近,喝的水都是化验室制的蒸馏水。”韩明回忆说。与艰苦的生活条件相比,设计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更是让人纠结。虽然设计时已经考虑得很周全,但是还是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有一次,施工中发现一块预埋的钢板型号不对,如果从国内发货需要很多天,大家心里非常着急,等一天工期就是一天的费用。最终,在中国有色集团旗下中国十五冶等兄弟单位的帮助下,韩明终于找到了替代的材料。
“涉及到项目的再小也是大事,涉及到个人的再大也是小事”。沈阳设计院机械室的武迪俊今年29岁,身材高大魁梧的他曾被派往世界第三大铜选矿厂—哈萨克斯坦阿克托盖项目。他说:“阿克托盖项目最大的挑战是抢工期和严苛的P6工程管理模式,我在现场前后待了十个月,春节也是在那边过的,女朋友赵晶莹也同在设计院参与了阿克托盖项目,到了项目现场,她突发腮腺炎,仍然坚持在现场工作了十天。”采矿室主任王国利2011年8月第一次去赞比亚,抵达第4天就得了急性阑尾炎,在中赞友谊医院里进行简单治疗后,又投入到工作中。冶金室副主任于志伟作为刚果(金)潘达湿法冶炼项目设计小组组长,短时间内完成设计方案,确保现场提前施工,得到业主的充分肯定。总图专业设计骨干刘珺、电气室设计骨干左双杰,为赞比亚谦比希东南矿体采选工程多次赴非洲现场实地考察、测量、设计,弥补设计数据的不足。王永军、李哲、廖爱民等部门负责同志既要积极牵头组织设计,同时还要肩负科室所有设计项目的方案制定、质量审核、进度管理等工作。“他们表现出的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让人十分感动和钦佩”。沈阳设计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耿亮表示。
经历磨砺,更能体会收获的喜悦。在蒙古图木尔廷敖包锌矿项目中,沈阳设计院负责锌矿的边坡和尾矿设计。为了抢时间赶工期,有时需要晚上出车前往项目现场,冬季的茫茫戈壁,夜间行车没有任何参照物,一旦车辆出现问题,零下四五十度的低温环境,后果不堪设想。即使在这样极端的条件下,沈阳设计院的技术人员仍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为中蒙合作的典范项目铺好了设计之路。选矿室副主任黄晓锋毕业于中南大学矿物加工专业,他经常加班加点,为了工程如期完成,他还鼓励其他同事一同在额外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单位是我们的家。虽然大家多付出了艰辛,但是收获的是工程的成功、是单位的成就”。黄晓锋已完成了30多项设计工作任务,其中:赞比亚谦比希铜矿东南矿区探建结合采选工程获得部级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中色华鑫湿法炼铜项目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是这么多年来广大干部职工的持续付出,才有了兄弟单位、业务客户对沈阳设计院专业素质和良好作风的充分认可!”李云军总结道。
凝心聚力 擦亮品牌
今天,沈阳设计院已成为矿山采、选、冶设计领域的一个闪亮的品牌,通过中国设计带动了中国制造扬帆出海。
作为中国有色集团旗下的技术支撑部队,沈阳设计院纵横原野,不断亮剑,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同时发力,用技术设计铺设“走出去”的阳光大道。更为重要的是,该院在海外项目设计之初,就始终坚持尽量采用国产装备,让中国制造、中国标准随“一带一路”一同出海。在非洲项目中,浓密机、浮选机、小型球磨机等主要设备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卷扬机、隔膜泵、提升机、主风扇机、电线电缆等都是来自中国,中国设备可以占到总设备采购量的70%以上。回顾参与“一带一路”的历程,沈阳设计院的技术团队深有感触:从创新设计到实验,再到工艺、工程的各个环节,这个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转变,助推沈阳设计院的科研工作者开拓思路,锤炼品质。李云军说:“我们在有色冶金设计领域还只是一支小队。一定要发挥小队的专业优势,抢占采选冶尤其是湿法冶金工程设计的制高点,让小分队有大作为。”
按照中国有色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张克利提出的“抓资源、国际化、走高端”的发展路径,沈阳设计院借力“一带一路”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海外之路越走越远,步伐越来越坚定,逐步在国内外工程设计领域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近年来,该院拥有10余项专利,获国家、省部级以上优秀工程设计咨询奖项50余项,这一切源于中国有色集团的平台优势,源于沈阳设计院的自我砥砺,源于技术团队的执着实践,也源于党建工作锻造队伍的熔炉作用。
虽然只有100余名在职干部员工,党员人数50名,但是沈阳设计院的党建工作却开展得有声有色,党员活动丰富多彩,在润物无声的党建活动中,锻造出一支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干部员工队伍。2016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沈阳设计院第一党支部因在谦比希东南矿体项目中开展“创先争优项目化活动”成绩突出,先后被辽宁省委、省国资委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两项荣誉称号,这是沈阳设计院党委有史以来第一次被省委授予殊荣。由沈阳设计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耿亮亲自设计的“共产党员之家”于2016年“七一”前夕正式投入使用。走进60平方米“共产党员之家”,大红色的主色调下,党旗党徽高悬,办公设施完备,图书资料排列整齐,这是沈阳设计院基层党支部党日活动的专门场所,党员干部定期在这里举行党建知识培训、党建成果展示、党员群众心灵沟通疏导,使“共产党员之家”成为沈阳设计院常态化的党建工作阵地。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铮铮誓言响彻丹东凤城大梨树村的“干”字广场。2016年7月,沈阳设计院党委组织全院党员赴优秀共产党员毛丰美同志生前工作的地方,开展了以“学习毛丰美、实干促振兴”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在陈列室内,全体党员观看毛丰美同志先进事迹纪录片,听驻地媒体记者回忆讲述,所有人员无不为之钦佩、为之动容。
历史昭示传承,奋斗启迪未来。回首沈阳设计院“走出去”的历程,充满着玉汝于成的奋斗基因。出精品,出人才,抓市场,创品牌,是沈阳设计院全体干部职工共同的奋斗目标,也是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面对未来的征途,李云军语气铿锵地表示,沈阳设计院将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继续依托中国有色集团“走出去”的先发优势,践行“设计一项工程,树立一座丰碑”的理念,坚持“人才是企业品位、技术是发展支撑”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抓资源项目、抓国际市场、抓高端人才,努力建设精品项目、全力培育一流人才,着力打造智力密集型的优秀工程设计单位,为中国有色集团乃至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沈阳设计院在家班子和技术骨干察看图纸
探讨工程设计问题
媒体记者了解沈阳设计院总体发展情况
工程设计人员在哈萨克斯坦现场工作
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工程设计人员在工作